【拼音】: tǐngtìng
【注音】: ㄊㄧㄥˇ|ㄊㄧㄥˋ
【部首】: [木] 木字旁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0部外:6
【字形结构】: 左右结构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6883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stfp 仓颉:dnkg 郑码:fmby 四角:42941
【笔顺编码】: 1234312154
梃的意思
梃 基本解释
[tǐng]1.棍棒。
2.梃子:门~。窗~。
3.花梗:独~儿(只开一朵花的花梗)。~折(shé)了。
[tìng]1.杀猪后,在猪的后腿上割一个口子,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叫做梃,捅出沟后,往里吹气,使猪皮绷紧,以便去毛除垢:~猪。
2.梃猪用的铁棍。
梃 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梃 tǐng
〈名〉
(1) 棍棒 [wooden stick]
梃,杖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器》。朱骏声曰:“竹曰竿,草曰莛,木曰梃。”
杀人以梃与刃,有以异乎?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(2) 又如:梃刃(棍棒与刀);梃棒(棍棒);梃击(用棍棒殴击)
(3) 指门框、窗框或门扇、窗扇两侧直立的边框 [frame]。
(4) 如:门梃;窗梃
词性变化
〈量〉
(1) 竿状物的计量单位,相当于“杆”、“支” [pole]
甘蔗百梃。——《魏书》
(2) 另见 tìng
基本词义
◎ 梃 tìng
〈动〉
屠宰猪后,为了除毛,在猪的腿上割一个口子,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,再往里吹气,使猪皮绷紧 [poke a hole on the slain pig]
(1) 往猪皮内捅的铁棍 [iron stick]
(2) 另见 tǐng
梃 词典解释
梃ㄊㄧㄥˇtǐng 名
棍棒。如:「箠梃」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杀人以梃与刃,有以异乎?」唐·柳宗元〈封建论〉:「负锄梃谪戍之徒,圜视而合从,大呼而成群。」
量词。古代计算竿状物的单位。唐·韩愈〈蓝田县丞厅壁记〉:「庭有老槐四行,南墙巨竹千梃,俨立若相持。」
【拼音】: tǐngtìng
【注音】: ㄊㄧㄥˇ|ㄊㄧㄥˋ
【部首】: [木] 木字旁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0部外:6
【字形结构】: 左右结构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6883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stfp 仓颉:dnkg 郑码:fmby 四角:42941
【笔顺编码】: 1234312154
梃的意思
梃 基本解释
[tǐng]
1.棍棒。
2.梃子:门~。窗~。
3.花梗:独~儿(只开一朵花的花梗)。~折(shé)了。
[tìng]
1.杀猪后,在猪的后腿上割一个口子,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叫做梃,捅出沟后,往里吹气,使猪皮绷紧,以便去毛除垢:~猪。
2.梃猪用的铁棍。
梃 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梃 tǐng
〈名〉
(1) 棍棒 [wooden stick]
梃,杖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器》。朱骏声曰:“竹曰竿,草曰莛,木曰梃。”
杀人以梃与刃,有以异乎?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(2) 又如:梃刃(棍棒与刀);梃棒(棍棒);梃击(用棍棒殴击)
(3) 指门框、窗框或门扇、窗扇两侧直立的边框 [frame]。
(4) 如:门梃;窗梃
词性变化
◎ 梃 tǐng
〈量〉
(1) 竿状物的计量单位,相当于“杆”、“支” [pole]
甘蔗百梃。——《魏书》
(2) 另见 tìng
基本词义
◎ 梃 tìng
〈动〉
屠宰猪后,为了除毛,在猪的腿上割一个口子,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,再往里吹气,使猪皮绷紧 [poke a hole on the slain pig]
词性变化
◎ 梃 tìng
〈名〉
(1) 往猪皮内捅的铁棍 [iron stick]
(2) 另见 tǐng
梃 词典解释
梃ㄊㄧㄥˇtǐng 名
棍棒。如:「箠梃」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杀人以梃与刃,有以异乎?」唐·柳宗元〈封建论〉:「负锄梃谪戍之徒,圜视而合从,大呼而成群。」
量词。古代计算竿状物的单位。唐·韩愈〈蓝田县丞厅壁记〉:「庭有老槐四行,南墙巨竹千梃,俨立若相持。」
汉字梃相关推荐
热门查询
栏目推荐
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