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 yōng
【注音】: ㄩㄥ
【部首】: [广] 广字旁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21部外:18
【字形结构】: 左上包围结构
【异体字】: 㢕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5EF1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yvky|ovky 仓颉:ivug 郑码:tgyn 四角:00215
【笔顺编码】: 413555251521532411121
廱的意思
廱 基本解释
1.和谐;和乐。
2.古通“壅”,堵塞:“~河三日不流。”
廱 词典解释
廱ㄩㄥyōng形
和谐。《玉篇·广部》:「廱,和也。」《礼记·王制》:「天子曰辟廱,诸侯曰頖宫。」汉·郑玄·注:「廱,和也。」
动
阻塞。《汉书·卷二七·五行志下之上》:「成公五年『夏,梁山崩』。谷梁传曰廱河三日不流。」《后汉书·卷八○·文苑传上·杜笃传》:「置列汧、陇,廱偃西戎。」通「壅」。
【拼音】: yōng
【注音】: ㄩㄥ
【部首】: [广] 广字旁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21部外:18
【字形结构】: 左上包围结构
【异体字】: 㢕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5EF1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yvky|ovky 仓颉:ivug 郑码:tgyn 四角:00215
【笔顺编码】: 413555251521532411121
廱的意思
廱 基本解释
1.和谐;和乐。
2.古通“壅”,堵塞:“~河三日不流。”
廱 词典解释
廱ㄩㄥyōng形
和谐。《玉篇·广部》:「廱,和也。」《礼记·王制》:「天子曰辟廱,诸侯曰頖宫。」汉·郑玄·注:「廱,和也。」
动
阻塞。《汉书·卷二七·五行志下之上》:「成公五年『夏,梁山崩』。谷梁传曰廱河三日不流。」《后汉书·卷八○·文苑传上·杜笃传》:「置列汧、陇,廱偃西戎。」通「壅」。
汉字廱相关推荐
热门查询
栏目推荐
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