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 xún
【注音】: ㄒㄩㄣˊ
【部首】: [火] 火字旁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6部外:12
【字形结构】: 左右结构
【异体字】: 燂 燅 爓 𤍙 𤎢 𤏝 𤑩 𤑶 𥪷 𦢨 𦠹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71D6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ovaf 仓颉:fsmi 郑码:uojd 四角:97846
【笔顺编码】: 4334511121251124
燖的意思
燖 基本解释
1.用火烧熟。
2.古代祭祀用的煮得半熟的肉:“祭礼有腥、~、熟三献。”
3.方言,用开水烫后去毛:扬汤~毛。鸭毛不~不净。
燖 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燖 xún
〈动〉
(1) 把已宰杀的猪或鸡等用热水烫后去掉毛 [hot-water depilate]
扬汤燖毛,毛须弥聚。——晁补之《猪齿臼化佛赞》
又如:燖毛;燖鸡
(2) 古代祭祀用肉,沉于汤中使半熟;也泛指煮肉 [boil meat]
祭礼有腥、燖、熟三献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燖 词典解释
燖ㄒㄩㄣˊxún 動
將冷卻的熟食溫熱。《集韻·平聲·侵韻》:「燂,火孰物。或作燖、燅。」通「燅」。
將肉沉於湯中。《集韻·平聲·鹽韻》:「燖,沉肉於湯也。」宋·沈括《夢溪筆談·卷三·辯證一》:「祭禮有腥、燖、熟三獻。」
以熱水燙後去毛。如:「揚湯燖毛」。北魏·酈道元《水經注·溳水注》:「溫水出竟陵之新陽縣東澤中……其熱可以燖雞。」
【拼音】: xún
【注音】: ㄒㄩㄣˊ
【部首】: [火] 火字旁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6部外:12
【字形结构】: 左右结构
【异体字】: 燂 燅 爓 𤍙 𤎢 𤏝 𤑩 𤑶 𥪷 𦢨 𦠹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71D6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ovaf 仓颉:fsmi 郑码:uojd 四角:97846
【笔顺编码】: 4334511121251124
燖的意思
燖 基本解释
1.用火烧熟。
2.古代祭祀用的煮得半熟的肉:“祭礼有腥、~、熟三献。”
3.方言,用开水烫后去毛:扬汤~毛。鸭毛不~不净。
燖 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燖 xún
〈动〉
(1) 把已宰杀的猪或鸡等用热水烫后去掉毛 [hot-water depilate]
扬汤燖毛,毛须弥聚。——晁补之《猪齿臼化佛赞》
又如:燖毛;燖鸡
(2) 古代祭祀用肉,沉于汤中使半熟;也泛指煮肉 [boil meat]
祭礼有腥、燖、熟三献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燖 词典解释
燖ㄒㄩㄣˊxún 動
將冷卻的熟食溫熱。《集韻·平聲·侵韻》:「燂,火孰物。或作燖、燅。」通「燅」。
將肉沉於湯中。《集韻·平聲·鹽韻》:「燖,沉肉於湯也。」宋·沈括《夢溪筆談·卷三·辯證一》:「祭禮有腥、燖、熟三獻。」
以熱水燙後去毛。如:「揚湯燖毛」。北魏·酈道元《水經注·溳水注》:「溫水出竟陵之新陽縣東澤中……其熱可以燖雞。」
汉字燖相关推荐
热门查询
栏目推荐
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