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 xù
【注音】: ㄒㄩˋ
【部首】: [灬] 四点水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3部外:9
【字形结构】: 上下结构
【异体字】: 眗 昫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7166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jqko 仓颉:arf 郑码:krju 四角:67332
【笔顺编码】: 2511352514444
煦的意思
煦 基本解释
温暖:~风。和~。拂~。
煦 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煦 xù
〈形〉
(1) (形声。从火,昫( xū)声。本义:温暖;暖和)
(2) 同本义 [warm;balmy]
煦,蒸也。一曰赤貌。一曰温润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煦,温也。——《广韵》
煦而为阳春,散而为霖雨。——宋· 王禹偁《送柴侍御赴阙序》
晨烟暮霭,春煦秋阳。——颜延之《陶征士诔》
(3) 又如:煦风(暖风;和风);煦润(温暖滋润)
(4) 和乐的样子 [happy]
伤夷受煦。——柳宗元《为裴中丞贺克东平赦表》
(5) 又如:煦愉(温煦,和悦);煦濡(温和;惠爱)
词性变化
〈名〉
(1) 日出时的霞光 [sunrise]
景光之人煦若射。——《墨子·经说下》
(2) 恩惠 [favour]
堂侄余庆,承煦绍宗。——唐玄宗《诫励宗室诏》
〈动〉
(1) 抚育 [foster]。如:煦物(养育万物);煦育(抚育;养育);煦养(爱抚;抚育)
(2) 受雇为人劳动 [employ]
故姜牙卖煦无所售,而见师于 文武。—— 晋· 葛洪《抱朴子》
(3) [眼睛] 转动 [(of eyeballs) rotate]
人生三月,目煦,亦能笑。——《白虎通》
煦 词典解释
煦ㄒㄩˇxǔ 形
温暖、温润。如:「和煦」、「煦日初升」。明·文震亨《长物志·卷一·室庐》:「蕴隆则飒然而寒,凛冽则煦然而燠。」
名
恩惠。唐·玄宗〈诫励宗室诏〉:「堂姪余庆,承煦绍宗。」宋·欧阳修〈丰乐亭记〉:而孰知上之功德,休养生息,涵煦于百年之深也!」
动
眼睛转动。《孔子家语·卷六·本命》:「及生三月而微煦,然后有见。」
【拼音】: xù
【注音】: ㄒㄩˋ
【部首】: [灬] 四点水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3部外:9
【字形结构】: 上下结构
【异体字】: 眗 昫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7166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jqko 仓颉:arf 郑码:krju 四角:67332
【笔顺编码】: 2511352514444
煦的意思
煦 基本解释
温暖:~风。和~。拂~。
煦 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煦 xù
〈形〉
(1) (形声。从火,昫( xū)声。本义:温暖;暖和)
(2) 同本义 [warm;balmy]
煦,蒸也。一曰赤貌。一曰温润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煦,温也。——《广韵》
煦而为阳春,散而为霖雨。——宋· 王禹偁《送柴侍御赴阙序》
晨烟暮霭,春煦秋阳。——颜延之《陶征士诔》
(3) 又如:煦风(暖风;和风);煦润(温暖滋润)
(4) 和乐的样子 [happy]
伤夷受煦。——柳宗元《为裴中丞贺克东平赦表》
(5) 又如:煦愉(温煦,和悦);煦濡(温和;惠爱)
词性变化
◎ 煦 xù
〈名〉
(1) 日出时的霞光 [sunrise]
景光之人煦若射。——《墨子·经说下》
(2) 恩惠 [favour]
堂侄余庆,承煦绍宗。——唐玄宗《诫励宗室诏》
◎ 煦 xù
〈动〉
(1) 抚育 [foster]。如:煦物(养育万物);煦育(抚育;养育);煦养(爱抚;抚育)
(2) 受雇为人劳动 [employ]
故姜牙卖煦无所售,而见师于 文武。—— 晋· 葛洪《抱朴子》
(3) [眼睛] 转动 [(of eyeballs) rotate]
人生三月,目煦,亦能笑。——《白虎通》
煦 词典解释
煦ㄒㄩˇxǔ 形
温暖、温润。如:「和煦」、「煦日初升」。明·文震亨《长物志·卷一·室庐》:「蕴隆则飒然而寒,凛冽则煦然而燠。」
名
恩惠。唐·玄宗〈诫励宗室诏〉:「堂姪余庆,承煦绍宗。」宋·欧阳修〈丰乐亭记〉:而孰知上之功德,休养生息,涵煦于百年之深也!」
动
眼睛转动。《孔子家语·卷六·本命》:「及生三月而微煦,然后有见。」
汉字煦相关推荐
热门查询
栏目推荐
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