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 nǜgǎ
【注音】: ㄋㄩˋ|ㄍㄚˇ
【部首】: [月] 月字旁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0部外:6
【字形结构】: 左右结构
【异体字】: 肭 𢫭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6712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emww 仓颉:bobo 郑码:qloo 四角:74227
【笔顺编码】: 3511253434
朒的意思
朒 基本解释
1.指农历月初月亮出现在东方,也指那时的月光。
2.欠缺;不足。
朒 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朒 nǜ
〈动〉
(1) 农历月朔前后月见于东方 [new moon be seen in the east]
朒朒警阙。——谢庄《月赋》
又如:朒朒(农历月初月见于东方和月末月见于西方)
(2) 亏缺,不足 [insufficiency;deficite;lose]。如:朒数(稍小于正数之数);朒缩(退缩)
(3) 扭,折伤 [sprain;wrench]
有几个朒翻了的,也有闪朒腿的,爬得起来,奔命走出庙门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朒 词典解释
朒ㄋㄩˋnǜ 名
農曆月初月亮在東方出現的情形。《文選·謝莊·月賦》:「朒朓警闕,朏魄示沖。」唐·盧肇〈海潮賦·序〉:「其朒其朓,則潮亦隨之。」
形
不足、欠缺。《九章算術·卷七》「盈不足」句下晉·劉徽·注:「盈者謂之朓,不足者謂之朒。」《鏡花緣·第七六回》:「此是盈朒算法,極其容易。」
動
畏縮、不伸。如:「肭縮」。《漢書·卷二七·五行志下之下》:「王侯縮朒不任事,臣下弛縱,故月行遲也。」
扭傷、折傷。《水滸傳·第四二回》:「有幾個攧翻了的,也有閃朒腿的,扒得起來奔命。」
【拼音】: nǜgǎ
【注音】: ㄋㄩˋ|ㄍㄚˇ
【部首】: [月] 月字旁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0部外:6
【字形结构】: 左右结构
【异体字】: 肭 𢫭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6712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emww 仓颉:bobo 郑码:qloo 四角:74227
【笔顺编码】: 3511253434
朒的意思
朒 基本解释
1.指农历月初月亮出现在东方,也指那时的月光。
2.欠缺;不足。
朒 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朒 nǜ
〈动〉
(1) 农历月朔前后月见于东方 [new moon be seen in the east]
朒朒警阙。——谢庄《月赋》
又如:朒朒(农历月初月见于东方和月末月见于西方)
(2) 亏缺,不足 [insufficiency;deficite;lose]。如:朒数(稍小于正数之数);朒缩(退缩)
(3) 扭,折伤 [sprain;wrench]
有几个朒翻了的,也有闪朒腿的,爬得起来,奔命走出庙门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朒 词典解释
朒ㄋㄩˋnǜ 名
農曆月初月亮在東方出現的情形。《文選·謝莊·月賦》:「朒朓警闕,朏魄示沖。」唐·盧肇〈海潮賦·序〉:「其朒其朓,則潮亦隨之。」
形
不足、欠缺。《九章算術·卷七》「盈不足」句下晉·劉徽·注:「盈者謂之朓,不足者謂之朒。」《鏡花緣·第七六回》:「此是盈朒算法,極其容易。」
動
畏縮、不伸。如:「肭縮」。《漢書·卷二七·五行志下之下》:「王侯縮朒不任事,臣下弛縱,故月行遲也。」
扭傷、折傷。《水滸傳·第四二回》:「有幾個攧翻了的,也有閃朒腿的,扒得起來奔命。」
汉字朒相关推荐
热门查询
栏目推荐
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