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 āoáo
【注音】: ㄠ|ㄠˊ
【部首】: [灬] 四点水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4部外:10
【字形结构】: 上下结构
【异体字】: 䵅 𤎅 𤏺 𩱏 𪌑 𪌠 𪍮 𪍾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71AC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gqto 仓颉:gkf 郑码:cimu 四角:58334
【笔顺编码】: 11215331344444
熬的意思
熬 基本解释
[áo]1.把粮食等放在水里,煮成糊状:~粥。
2.为了提取有效成分或去掉所含水分、杂质,把东西放在容器里久煮:~盐。~药。
3.忍受(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):~夜。~苦日子。
4.姓。
[āo]烹调方法,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:~白菜。~豆腐。
熬 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熬 āo
〈动〉
(1) (词源见 áo 声) 把蔬菜等加水并放在文火上煮 [stew]。如:熬白菜;熬豆腐
(2) 另见 áo
其它字义
◎ 熬 áo
(1) (形声。从火,敖声。本义:煎干;炒干)
(2) 同本义 [extract sth.by heating]
熬,干煎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熬,火干也。以火而干五谷之类。——《方言七》
淳熬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
设熬。——《周礼·小祝》
何物中长食?胡麻慢火熬。——王建《隐者居》
(3) 又如:熬谷(干炒过的谷物);熬稃(爆米花)
(4) 用小火慢煮 [stew;boil]
太宗遣使取熬糖法。——《新唐书·摩揭陀传》
(5) 又如:熬粥(慢火煮粥);熬汤(煮物制汤)
(6) 忍受;忍耐;坚持 [drag on;hold out]
我心兮煎熬。——《楚辞·怨上》
二则口渴难熬。——《水浒》
(7) 又如:熬不住(忍耐不了);熬不过苦刑
(8) 另见 āo
熬 词典解释
熬ㄠˊáo 動
用小火慢煮、乾煎。如:「熬藥」。漢·揚雄《方言·卷七》:「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,自山而東,齊、楚以往,謂之熬。」《周禮·地官·舍人》:「喪紀,共飯米,熬穀。」
勉強忍耐。如:「熬夜」。元·無名氏《鴛鴦被·第一折》:「熬永夜閒描那花樣子,捱長日頻拈我這繡針兒。」《三國演義·第一六回》:「虧得那馬是大宛良馬,熬得痛,走得快。」
熬ㄠāo 動
一種烹調方法,即將食物放入水裡燜煮。如:「熬白菜」、「熬高湯」、「熬豆腐」。
【拼音】: āoáo
【注音】: ㄠ|ㄠˊ
【部首】: [灬] 四点水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4部外:10
【字形结构】: 上下结构
【异体字】: 䵅 𤎅 𤏺 𩱏 𪌑 𪌠 𪍮 𪍾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71AC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gqto 仓颉:gkf 郑码:cimu 四角:58334
【笔顺编码】: 11215331344444
熬的意思
熬 基本解释
[áo]
1.把粮食等放在水里,煮成糊状:~粥。
2.为了提取有效成分或去掉所含水分、杂质,把东西放在容器里久煮:~盐。~药。
3.忍受(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):~夜。~苦日子。
4.姓。
[āo]
烹调方法,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:~白菜。~豆腐。
熬 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熬 āo
〈动〉
(1) (词源见 áo 声) 把蔬菜等加水并放在文火上煮 [stew]。如:熬白菜;熬豆腐
(2) 另见 áo
其它字义
◎ 熬 áo
〈动〉
(1) (形声。从火,敖声。本义:煎干;炒干)
(2) 同本义 [extract sth.by heating]
熬,干煎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熬,火干也。以火而干五谷之类。——《方言七》
淳熬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
设熬。——《周礼·小祝》
何物中长食?胡麻慢火熬。——王建《隐者居》
(3) 又如:熬谷(干炒过的谷物);熬稃(爆米花)
(4) 用小火慢煮 [stew;boil]
太宗遣使取熬糖法。——《新唐书·摩揭陀传》
(5) 又如:熬粥(慢火煮粥);熬汤(煮物制汤)
(6) 忍受;忍耐;坚持 [drag on;hold out]
我心兮煎熬。——《楚辞·怨上》
二则口渴难熬。——《水浒》
(7) 又如:熬不住(忍耐不了);熬不过苦刑
(8) 另见 āo
熬 词典解释
熬ㄠˊáo 動
用小火慢煮、乾煎。如:「熬藥」。漢·揚雄《方言·卷七》:「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,自山而東,齊、楚以往,謂之熬。」《周禮·地官·舍人》:「喪紀,共飯米,熬穀。」
勉強忍耐。如:「熬夜」。元·無名氏《鴛鴦被·第一折》:「熬永夜閒描那花樣子,捱長日頻拈我這繡針兒。」《三國演義·第一六回》:「虧得那馬是大宛良馬,熬得痛,走得快。」
熬ㄠāo 動
一種烹調方法,即將食物放入水裡燜煮。如:「熬白菜」、「熬高湯」、「熬豆腐」。
汉字熬相关推荐
热门查询
栏目推荐
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