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 ěr
【注音】: ㄦˇ
【部首】: [爻] 爻字旁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4部外:10
【字形结构】: 上下结构
【异体字】: 濔 尒 尓 尔 𠇍 𠑂 𡭗 𣙡 𤕨 薾 邇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723E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gwmq|gwmr 仓颉:mfbk 郑码:aooo 四角:10227
【笔顺编码】: 13425234343434
爾的意思
爾 基本解释
见“尔”。
爾 词典解释
尔ㄦˇěr 代
第二人称代名词,相当于「汝」、「你」。如:「尔虞我诈」。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「尔卜尔筮,体无咎言,以尔车来,以我贿迁。」
此、这个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「夫子何善尔也?」
如此、这样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「人或怪之,答曰:『未能免俗,聊复尔耳。』」清·蒋士铨〈鸣机夜课图记〉:「妹一儿也,何苦乃尔。」
形
此、这。如:「尔后」、「尔时」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「许掾尝诣简文,尔夜风恬月朗,乃共作曲室中语。」
副
表示程度,相当于「如此的」、「这样的」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「凶岁,子弟多暴,非天之降才尔殊也。」唐·李白〈战城南〉:「士卒涂草莽,将军空尔为。」
助
语尾助词,无义。《论语·阳货》:「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,夫子莞尔而笑。」
如此、而已。如:「不过尔尔」。《公羊传·僖公三十一年》:「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,唯泰山尔。」
位于句末,表示肯定的意思。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:「尽此不胜,将去而归尔。」同「矣 」。
表示疑问的语气。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:「然则何言尔?成公意也。」同「乎 」。
【拼音】: ěr
【注音】: ㄦˇ
【部首】: [爻] 爻字旁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4部外:10
【字形结构】: 上下结构
【异体字】: 濔 尒 尓 尔 𠇍 𠑂 𡭗 𣙡 𤕨 薾 邇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723E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gwmq|gwmr 仓颉:mfbk 郑码:aooo 四角:10227
【笔顺编码】: 13425234343434
爾的意思
爾 基本解释
见“尔”。
爾 词典解释
尔ㄦˇěr 代
第二人称代名词,相当于「汝」、「你」。如:「尔虞我诈」。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「尔卜尔筮,体无咎言,以尔车来,以我贿迁。」
此、这个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「夫子何善尔也?」
如此、这样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「人或怪之,答曰:『未能免俗,聊复尔耳。』」清·蒋士铨〈鸣机夜课图记〉:「妹一儿也,何苦乃尔。」
形
此、这。如:「尔后」、「尔时」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「许掾尝诣简文,尔夜风恬月朗,乃共作曲室中语。」
副
表示程度,相当于「如此的」、「这样的」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「凶岁,子弟多暴,非天之降才尔殊也。」唐·李白〈战城南〉:「士卒涂草莽,将军空尔为。」
助
语尾助词,无义。《论语·阳货》:「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,夫子莞尔而笑。」
如此、而已。如:「不过尔尔」。《公羊传·僖公三十一年》:「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,唯泰山尔。」
位于句末,表示肯定的意思。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:「尽此不胜,将去而归尔。」同「矣 」。
表示疑问的语气。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:「然则何言尔?成公意也。」同「乎 」。
汉字爾相关推荐
热门查询
栏目推荐
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