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 tūnyūn
【注音】: ㄊㄨㄣ|ㄩㄣ
【部首】: [氵] 三点水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0部外:7
【字形结构】: 左右结构
【异体字】: 汭 膯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6D92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ivtk 仓颉:eskr 郑码:vxj 四角:37167
【笔顺编码】: 4415113251
涒的意思
涒 基本解释
[tūn]1.〔~滩〕古代十二地支中“申”的别称,用于纪年。
2.食后呕吐。
[yūn]〔~邻〕(水流)回旋曲折。
涒 词典解释
涒ㄊㄨㄣtūn动
吃了又吐出来。《说文解字·水部》:「涒,食已而复吐之。」
名
参见「涒滩 」条。
涒ㄩㄣyūn
(二)之又音。
涒ㄐㄩㄣjūn
参见「涒邻 」条。
【拼音】: tūnyūn
【注音】: ㄊㄨㄣ|ㄩㄣ
【部首】: [氵] 三点水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0部外:7
【字形结构】: 左右结构
【异体字】: 汭 膯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6D92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ivtk 仓颉:eskr 郑码:vxj 四角:37167
【笔顺编码】: 4415113251
涒的意思
涒 基本解释
[tūn]
1.〔~滩〕古代十二地支中“申”的别称,用于纪年。
2.食后呕吐。
[yūn]
〔~邻〕(水流)回旋曲折。
涒 词典解释
涒ㄊㄨㄣtūn动
吃了又吐出来。《说文解字·水部》:「涒,食已而复吐之。」
名
参见「涒滩 」条。
涒ㄩㄣyūn
(二)之又音。
涒ㄐㄩㄣjūn
参见「涒邻 」条。
汉字涒相关推荐
热门查询
栏目推荐
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