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 qíjī
【注音】: ㄑㄧˊ|ㄐㄧ
【部首】: [一] 一字旁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3部外:2
【字形结构】: 上下结构
【异体字】: 其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4E0C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gjk 仓颉:ml 郑码:and 四角:10220
【笔顺编码】: 132
丌的意思
丌 基本解释
[qí]1.古同“其”。
2.姓。
[jī]垫物的器具;底座。
丌 词典解释
丌ㄐㄧjī名
底座,用以托物的器具。《说文解字·丌部》:「丌,下基也。荐物之丌,象形。」如「典」、「畀」、「巽」等字下半部皆为此字。
姓。如唐代有丌士能。
【拼音】: qíjī
【注音】: ㄑㄧˊ|ㄐㄧ
【部首】: [一] 一字旁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3部外:2
【字形结构】: 上下结构
【异体字】: 其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4E0C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gjk 仓颉:ml 郑码:and 四角:10220
【笔顺编码】: 132
丌的意思
丌 基本解释
[qí]
1.古同“其”。
2.姓。
[jī]
垫物的器具;底座。
丌 词典解释
丌ㄐㄧjī名
底座,用以托物的器具。《说文解字·丌部》:「丌,下基也。荐物之丌,象形。」如「典」、「畀」、「巽」等字下半部皆为此字。
姓。如唐代有丌士能。
汉字丌相关推荐
热门查询
栏目推荐
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