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 yuěhuì
【注音】: ㄩㄝˇ|ㄏㄨㄟˋ
【部首】: [口] 口字旁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6部外:13
【字形结构】: 左右结构
【异体字】: 哕 𣤠 顪 𧬨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5666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khdt|khdh 仓颉:rymh 郑码:jiak 四角:61053
【笔顺编码】: 2512121131233534
噦的意思
噦 基本解释
[yuě]嘔吐,氣逆:乾~(要吐而吐不出東西來)。
[huì]◎ 〔~~〕a.有節奏的鈴聲,如“鸞聲~~”;b.光明的樣子,如“~~其冥”。
噦 词典解释
噦ㄩㄝyuē 動
因胃氣不順而打嗝。《說文解字·口部》:「噦,氣啎也。」《黃帝素問靈樞經·卷六·脹論》:「脾脹者善噦,四肢煩悗,體重不能勝衣,臥不安。」
乾嘔,嘔吐時只有聲音而沒有吐出東西。明·張自烈《正字通·口部》:「方書:有物無聲曰吐,有聲無物曰噦,有物有聲曰嘔。」明·劉基《郁離子·牧豭》:「客踸不能立,俯而噦,伏而不敢仰視。」
噦ㄏㄨㄟˋhuì 形
噦噦:聲音輕緩有節奏。《詩經·小雅·庭燎》:「君子至止,鸞聲噦噦。」唐·王維〈送李睢陽〉詩:「鸞聲噦噦魯侯旂,明年上計朝京師。」
狀
噦噦:形容鳥的叫聲。明·朱鼎《玉鏡臺記·第八齣》:「噦噦兮桐岡之鳳,關關焉河上之鳩。」
【拼音】: yuěhuì
【注音】: ㄩㄝˇ|ㄏㄨㄟˋ
【部首】: [口] 口字旁
【笔画】: 总笔画:16部外:13
【字形结构】: 左右结构
【异体字】: 哕 𣤠 顪 𧬨
【统一码】: 基本区 U+5666
【其它编码】: 五笔:khdt|khdh 仓颉:rymh 郑码:jiak 四角:61053
【笔顺编码】: 2512121131233534
噦的意思
噦 基本解释
[yuě]
嘔吐,氣逆:乾~(要吐而吐不出東西來)。
[huì]
◎ 〔~~〕a.有節奏的鈴聲,如“鸞聲~~”;b.光明的樣子,如“~~其冥”。
噦 词典解释
噦ㄩㄝyuē 動
因胃氣不順而打嗝。《說文解字·口部》:「噦,氣啎也。」《黃帝素問靈樞經·卷六·脹論》:「脾脹者善噦,四肢煩悗,體重不能勝衣,臥不安。」
乾嘔,嘔吐時只有聲音而沒有吐出東西。明·張自烈《正字通·口部》:「方書:有物無聲曰吐,有聲無物曰噦,有物有聲曰嘔。」明·劉基《郁離子·牧豭》:「客踸不能立,俯而噦,伏而不敢仰視。」
噦ㄏㄨㄟˋhuì 形
噦噦:聲音輕緩有節奏。《詩經·小雅·庭燎》:「君子至止,鸞聲噦噦。」唐·王維〈送李睢陽〉詩:「鸞聲噦噦魯侯旂,明年上計朝京師。」
狀
噦噦:形容鳥的叫聲。明·朱鼎《玉鏡臺記·第八齣》:「噦噦兮桐岡之鳳,關關焉河上之鳩。」
汉字噦相关推荐
热门查询
栏目推荐
更多 »